●紫金礦業污染物預計下周一過境汕頭入海 ●當地水處理應急預案進入準啟動狀態
昨日下午3時,設于汕頭市環保局大樓5樓的汕頭市環境保護監測站辦公室內,工作人員都盯著電腦屏幕上不斷跳躍的數據。在這個廣東省環境在線監控WEB信息系統上,有梅州長沙子站、梅州大埔水站、潮州赤鳳子站、汕頭大衙子站4個監控點實時傳輸的各種參數,包括PH值、溶解氧、電導率等多項數據。
“主要擔心是銅污染,銅濃度需要取樣測量。從屏幕上實時更新的PH值和電導率這兩項數據可以看出銅濃度的變化。”監測站負責人說。而昨日下午的最新數據顯示,來自潮州市、汕頭市交界處的韓江西溪大衙斷面采集水樣測得的水體銅含量為0.001mg/L~0.002mg/L之間,遠低于我國漁業水質標準規定的0.01mg/L。
本報汕頭訊 (記者陳正新攝影報道)紫金礦業泄漏污染物經由福建汀江進入廣東韓江流域的消息一經披露,引起了韓江沿岸政府和群眾的密切關注。截至昨日的韓江各江段監測數據顯示,韓江水質完全符合飲用水標準,不影響居民生活飲水。
昨日,汕頭市自來水總公司呈報汕頭市人民政府稱水處理應急預案進入準啟動狀態,一旦污染情況出現將采用中和法進行水處理,為此已采購500公斤堿和其他應急物資。而這一次在源頭污染物入侵的事件發生后,對于下游依靠韓江保障350萬人民飲水的汕頭市來說,尋找第二水源地的工作再次被提上日程。
緊盯警魚池觀水質變化
汕頭市自來水總公司水質科科長陳冬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根據預測,有摻雜紫金礦業泄漏污染物水體會在下周一到達汕頭地界,“然后直接流入大海”。為此,應汕頭市政府的要求,自來水公司提交了一份《關于應對汀江原水水質受紫金礦業廢水污染事件的情況報告》,并稱水處理緊急預案進入準啟動狀態。
“我們儲備了一些堿,堿可以使銅產生沉淀。根據計算,我們儲備了500公斤(堿),這是可以用4天的量。”陳冬毅說,一旦污染情況出現,就會啟動應急預案,屆時將采用中和法進行水處理,確保出廠水質符合標準。
自來水公司不僅加強了各項水廠數據的監測頻率,還要求加強對警魚池的巡視。“我們水廠特別挑選了一些魚,這些魚對于水質的變化比較敏感,通過觀察它們是否有異動或死亡來了解水質的細微變化。”陳冬毅說,警魚池巡視頻率提高到每小時一次,作為實驗室監測的另外一種監測補充手段。
該事件促汕頭尋第二水源
作為濱海城市的汕頭市,一直缺乏第二水源地,數百萬人依賴韓江飲水。
“以前汕頭尋找到的地下水源,普遍含鐵量高、氯化物含量高,不適合飲用。”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說,這一次福建汀江污染物流入韓江,雖然暫未對居民飲用水安全構成威脅,但是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這次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汕頭市環保局副局長王建平說。
汕頭市自來水總公司水質科科長陳冬毅稱,在這次事件發生后,汕頭市政府已在幾天前要求,由汕頭市環保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尋找第二水源地。